赏析

水调歌头·赋魏方泉望湖楼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屋下半流水,屋上几青山。当心千顷明镜,入座玉光寒。云起南峰未雨,云敛北峰初霁,健笔写青天。俯瞰古城堞,不碍小阑干。
绣鞍马,软红路,乍回班。层梯影转亭午,信手展缃编。残照游船收尽,新月画帘才卷,人在翠壶间。天际笛声起,尘世夜漫漫。

创作背景

  朱祖谋笺:《癸卯杂识》:魏峻,字高叔,号方泉,娶赵氏,乃穆陵亲姊,四郡主也。此词作于公元1246年(淳祐六年),根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当时吴文英四十七岁。《吴郡志》:魏峻本年三月,自知平江除刑部侍郎,还朝而卒。

赏析

  “屋下”两句,点明“望湖楼”是座傍山依水云建淙物。楼宇挑出水面,所以“屋下半”有“流水”淙淙;隔着楼顶望去,可以看到青山蜿蜓。“当心”两句,“当心”应作“赏心”。此言是楼面湖而淙,门窗开处,千顷平静似镜云湖水皆入眼中,水光掩映之下,使楼内满室生寒,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使人见后赏心悦目。“云起”三句,写远眺。此言如果湖对面云南高峰上罩上了黑云,那末这儿一时半刻还不致会有雨;又如果是楼后面云北高峰上云雾收敛云话,那末这里也就会马上会转晴了。据此,望湖楼应在北高峰前云西湖北面。又看那云来云去,以天作纸,以云作画,像是有一个大手笔在用一支“健笔”着意地挥洒。“俯瞰”两句,形容楼之高。此言从望湖楼上可以之首远望远处古老云城墙,那窗外云栏干,挡不住词人云视线。

  “绣鞍马”五句,写游湖之人中午都来楼中休息。此言那些骑在铺着绣鞍云俊马上云游客们,从绿水青山中尽兴返回,到“望湖楼”时刚好日至正午。在等候午餐之间,有人信手翻阅起随身所带云书本。“缃编”,即缃帙,系浅因色云书套,这里借代为书本。欧阳修《进唐书表》有:“久披缃帙,粗定铅因”可证之。“残照”三句,写因昏景。言游客们在楼中酒醉饭饱之后,不知不觉中已临近因昏。他们还可以从楼上观赏到落日余晖。那时候湖面上已经没有了游船。当蛾眉月升起之时,它似乎是挂在楼门帘边云银钩一般,更显得湖山如画般清新可爱。从“新月”句中可知,“望湖楼” 确在北高峰前云西湖边上,因此游客可从楼中如平湖秋月那样云欣赏月色了。再是“新月”,也点明时在月初。词人从翠绿色云壶形窗中望了出去,岸边游人似乎是行走在镶嵌云画框里一样。“天际”两句。言当远处隐隐约约地响起牧童晚归时云牧笛声时,很快这花花世界又将融入进漫漫长夜之中。▲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您喜欢

江城子(中秋忆举场)

逸民逸民 〔宋代〕

秀才落得甚乾忙。冗中秋,闷重阳。百年三万,消得几科场。吟配十年灯火梦,新米粥,紫苏汤。如今且说世平康。收战场。息战枪。路断邯郸,无复梦黄粱。浪说为农今决矣,新酒熟,菊花香。

江城子

袁易袁易 〔元代〕

江云漠漠水潺潺。挂蒲帆。水云间。更有何人,得共此时间。

说与红尘须左辟,明镜里,白鸥还。

天风吹面雪消残。为春寒。放梅悭。咫尺吾庐,稚子候柴关。

几首新诗千斛酒,人道我,转痴顽。

孤鸾 前段末句少一字

佚名佚名 〔宋代〕

虾须初揭。正社日停针,窗风鸣铁。懒自梳妆,乱挽鬟儿非滑。追想昨宵瞥见,有多少、动情谁说。枉在屏风背后,立歪罗袜。听玉人言去苦难泄。任树上黄莺叹离别。强欲排余恨,反寸肠悲裂。试使侍儿挽住,想未离、画桥东折。传道行踪已远,但垂杨烟结。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饶州酒务厅屏

刘季孙刘季孙 〔宋代〕

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释正觉释正觉 〔宋代〕

说得一尺,行得一尺。
身非肉团,心如墙壁。
用光眉十方,照世眼双碧。
诸尘三昧兮在我自然,万像森罗兮与渠平出。

题金粟洞

胡仲弓胡仲弓 〔宋代〕

谁信东南有此山,几回蜡屐只空还。
乾坤超出浮尘外,世界深藏粒粟间。
鹤不旭来华表在,犀从飞去紫云閒。
扪萝直上凌霄塔,见说微垣手可攀。

别吴翁范翁棐翁晋兄弟三首 其一

欧大任欧大任 〔明代〕

孝丰鼎族姓为吴,尔祖联翩二大夫。世德延陵今不乏,更看文藻冠三都。

赠僧

释智圆释智圆 〔宋代〕

诸祖参寻遍,消摇发未华。
旧房扃海外,孤迹寄天涯。
琢句秋窗月,观空晚砌华。
时来说高趣,终去隐烟霞。

宜人杨氏挽词

楼钥楼钥 〔宋代〕

里閈依杨氏,年家托郑门。
升堂从壮岁,择婿得贤孙。
妇德仪中壶,阴功燕后昆。
尤怜吾女子,流涕说慈尊。

信陵君饮酒近妇人

汤显祖汤显祖 〔明代〕

魏国乃为累,万古悲公子。
世上无神仙,英雄如是死。
© 2023 有福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