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这魂灵多因儿女消。这心思要把君亲报。这面庞看来时也是个神仙照。
俺有日寻着洞宾呵,唱一支道情儿归去了。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董著作尝为参谋归话西事
梅尧臣 〔宋代〕
大雪赵振文寄诗言乘月泛舟清甚次韵
楼钥 〔宋代〕
哓莺
田锡 〔宋代〕
闻杨公济冒寒访契嵩上人
强至 〔宋代〕
五苦诗五首 其四 死苦
释亡名 〔南北朝〕
可惜凌云气,忽随朝露终。长辞白日下,独入黄泉中。
池台既已没,坟陇向应空。唯当松柏里,千年恒劲风。
读杜子美集
姜特立 〔宋代〕
答大慧举灵云悟桃花颂
释净全 〔宋代〕
至正壬辰之春余卧病始起遭时多故奔走山谷间
胡翰 〔明代〕
史德修挽词
郭印 〔宋代〕
施潭
周弼 〔宋代〕